為進一步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,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,10月26日上午,思政部在教學樓3-102教室開展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教學公開課。學院副院長龐俊、李德正,教學總督導盧敏秋,思政部主任凌銳及教師代表參與聽課、評課。
本次課程由思政部青年教師梁河奕主講,授課內容為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背景與過程,通過讓青年學生了解維新運動的歷史背景、意義、失敗原因和教訓,認識到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局限性。講授新課環節,梁河奕老師以維新派代表人物譚嗣同的《獄中題壁》作為切入點,結合史實,逐步講述了自洋務運動和甲午戰爭的失敗后,中華民族危機加深,以康有為、梁啟超、譚嗣同、嚴復等人為代表的維新派開展的一系列變法維新的政治運動。梁河奕老師的教學內容豐富,將理論內容與歷史故事相結合,事例生動有趣,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的同時,遵循思政教學特點和育人規律,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。
學院副院長龐俊及教學總督導盧敏秋一致認為,梁河奕老師備課充分,在授課過程中教態從容,語言流暢,條理清晰,課堂呈現效果良好。此外,盧督導還針對如何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,提升教學質量提出了建議。
此次公開課的開展,為思政課教師提供了教學交流平臺,對于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、教學水平具有積極作用。
上一篇:【教學質量提升月】思政部開展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》教學公開課[ 10-27 ]
下一篇:【教學質量提升月】體育系開展2023級新生課堂巡查工作[ 10-27 ]